现将州财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和下半年工作计划公开如下:
一、上半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
(一)深化理论武装,夯实党建基础。按照12345(“坚持一个指引、强化两个结合、突出三个抓手、创新“四个一”举措、实施五个行动)党建工作思路,今年以来,召开党组会15次、开展党组学习3次,扎实开展党支部会议(主题党日)、党员大会、党小组会等党内政治活动,积极培树基层党组先进典型,党务工作更加扎实、党组织活动更加务实、党员模范作用更加凸显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,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、通报典型案例等形式,召开警示教育大会1期,组织集体廉政提醒谈话1次120余人次,编发“全面从严治党”宣传专栏22期、“财政金融国资”知识学习专栏15期,教育干部职工筑牢思想防线,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。落实党政机关“过紧日子”要求,进一步完善公务活动管理制度,加强和规范州级党政机关国内差旅费管理,修订《楚雄州州级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》,督促州级部门、县市抓好“三公”经费管理和规范财政资金管理,切实推动违规吃喝集中整治工作走深走实。
(二)拓宽增收渠道,优化支出结构。围绕《楚雄州2025年财税稳收支提质效二十五条措施》,聚焦烟草、光伏、绿色硅、绿色钛、跨省水电站、耕地占补平衡等优势资源,提升交通、水利、城市建设等重点项目投资对收入的贡献,稳住常规税源,挖掘特许经营权、国有资产有偿处置等非税收入潜力,全力组织收入入库。1-6月,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.99亿元,同比增长7.5%,其中:税收收入29.30亿元,同比增长9.7%;非税收入25.69亿元,同比增长4.8%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促进委员会的作用,加强财政政策分析研究,加强“四个项目库”(谋划、前期、开工、竣工)动态管理,加大向上汇报力度,加强向上争取资金情况通报提醒、督办服务。1-6月,全州争取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资金166.5亿元,有效缓解财政收支平衡压力。围绕州委、州政府的工作要求科学理财,加快民生资金、直达资金、专项债券资金及国债资金支出进度,提高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效率,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,全力保障基本民生改善和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支出。1-6月,全州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.32亿元(其中: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135.38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.1%,主要包括:教育支出29.30亿元,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.38亿元,卫生健康支出21.51亿元,农林水支出33.89亿元),同比增长1.7%。
(三)统筹发展与安全,筑牢风险底线。压实县市“三保”主体责任,坚持优先足额安排“三保”预算,坚持库款优先保障“三保”预算,坚持财力向基层倾斜,坚持动态监测预警。1-6月,全州完成“三保”支出95.36亿元,有效保障工资及时足额发放、机构正常运转,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。压实地方政府对债务规模管控、规范债务管理、防范化解风险主体责任,全力落实好一揽子化债政策,对标化债方案和军令状目标任务,用好地方债务化解工作机制,建立健全风险动态监测处置机制,竭尽全力化解地方债务,守牢地方债务风险不暴雷底线。常态化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,1-6月全州累计开展宣传活动6216场次、转发(投放)宣传短视频3496条、县市宣传点击量242.61万人次、发放(粘贴)宣传资料183.74万份、覆盖群众达304.08万人;持续抓好非法集资案件查办及P2P网贷机构风险处置工作,未发生越级上访。
(四)深化财税改革,提升治理效能。深入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,健全完善税收增收留用政策,提高县市培植财源、增强发展基础的内生动力;扎实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,加快建立权责清晰、财力协调、区域均衡、激励增效的财政关系;健全政府债务管理体系,千方百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;深化预算管理改革,构建全新预算管理体系,推动预算管理提质增效,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性和有效性。持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理盘活;切实推动预算编制、预算执行、财政决算、财政绩效等监督工作机制制度建设,不断优化完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;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,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、规范内部权力运行、促进依法行政、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。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,财政绩效评价的普及度和认知度稳步提高,“花钱必问效、无效必问责”的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;完善财政直达资金机制,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准性。
(五)深化国企改革,构建“四内一体”监管体系。围绕履行“国企出资人、国资监管人、党建负责人”三项职责,设计制定“四内一体”总体方案及内部控制、内部审计、内部巡察、内部考核4个子方案,形成“1+4”制度文件,并对“四内一体”实行清单化管控,形成“三张清单管内控、四项机制强内审、五个行动严内巡、六大举措促内考”的任务措施清单。州属国有企业全面完成内部控制体系搭建与基础夯实,实现三级内控责任机制落地,修订制度180余项,关键岗位分离控制覆盖率达100%,基本解决了“谁来管”“决策什么”“怎么决策”“边界在哪里”等公司治理问题;实施经营情况审计、混改专项审计、薪酬审计,累计审计企业10家,开展内部巡察18家,完成年度巡察任务的92.6%,“四内一体”监管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。
(六)加大金融支持,助力实体经济。制定印发《楚雄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5—2027)》《楚雄州推动金融高质量服务地方工作调度机制》等工作机制,定期组织开展金融工作调度,明确全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各部门职责,进一步优化细化驻楚银行业金融机构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,增强考核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持续做好“总对总”工作对接、“融信服”平台的推广应用、金融特派员“进园区”等金融对接服务工作,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质效。截至6月末,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919.30亿元(含人行国库存款),比年初增加88.98亿元,增长4.86%,同比增加140.37亿元,增长7.89%,低于全省平均(8.37%)0.48个百分点,排名全省第8位;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713.24亿元,比年初增加114.37亿元,增长7.15%,完成全年计划目标(208亿元)的55%,同比增加145.38亿元,增长9.27%,高于全省平均(5.15%)4.12个百分点,排名全省第2位,已连续13个月保持全省第一方阵。
二、存在问题及下半年工作计划
虽然上半年州财政局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依然还存在以下问题:一是财政收入结构不优。二是“三保”保障压力大。三是债务风险防控压力大。四是国有资本布局不优。
下半年,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围绕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%(105.98亿元)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%(332.5亿元)的目标,采取更加精准的措施稳收支,贯彻落实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,奋力实现年初目标任务。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:一是严格落实楚雄州2025年财税稳收支提质效二十五条措施,做好烟草、光伏、绿色硅、绿色钛、水电等重点产业的税收分析和征管工作,全力支持“三大经济”、科技创新、开放兴产业发展,促进二产壮大稳税、一产延链增税、三产提质兴税,拓宽收入来源,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。持续发挥财政政策促进委员会的作用,加强财政政策分析研究,加强“四个项目库”(谋划、前期、开工、竣工)动态管理,向上争取更多资金支持。二是树牢“小钱小气、大钱大方”意识,坚决执行“三公”经费只减不增、编外人员规模经费只减不增,全面推进公务差旅一体化管理改革,严控行政运行成本,严把财政支出关口,大力压减非刚性、非重点、非急需支出,做到能不花的就不花,必须要花的尽可能少花,集中财力全力保障重点支出。三是严格落实政府法定债务本息还款来源,足额偿还法定债务本息,最大限度争取置换债券资金支持,全力盘活资金资源资产,加强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统计,落实风险化解应急周转金制度,有效化解短期债务风险。强化专项债券“借用管还”全生命周期管理,督促加快资金支出,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扩投资功能。四是积极开展企业内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,突出企业“一利五率”目标牵引,将EVA纳入考核指标体系,持续推动企业转型,聚焦产业链“卡点”,加大国企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链整合力度,深化与各类资本的合作发展,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的州属国企。